一、泽连斯基的“小心思”
泽连斯基试图解决弹药短缺的生存危机,乌克兰在长期战争中现面临弹药严重不足的问题。泽连斯基在欧盟峰会上多次强调“购买炮弹刻不容缓” 并称这是“保障防御能力的最低需求”。当前俄乌前线火力对比悬殊 俄军每天消耗炮弹量约为乌军的3倍 乌军极需补充库存以维持战线稳定。
泽连斯基意图绑定欧洲利益,强化长期,支持技术独立与产业链绑定:泽连斯基不仅要求资金 还呼吁欧洲与乌克兰共同投资武器生产 推动“欧洲技术独立”。例如 他提到乌克兰在无人机和电子战领域的优势 希望通过合作将欧洲的防务产业链与乌克兰绑定 形成利益共同体。
泽连斯基意图施压俄罗斯的政治筹码:通过欧盟持续提供军援和对俄制裁,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迫使普京回到谈判桌。
泽连斯基试图应对美国态度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计划以乌克兰稀土资源抵偿美国援助。如果达成协议这导致乌克兰未来资源被美国控制。泽连斯基试图转向欧盟寻求更稳定的支持,试图平衡对美依赖的风险。
二、研究欧盟现状再讨论泽连斯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欧盟最初计划今年对乌军援400亿欧元 但因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反对(债务占GDP超100%) 最终缩水至50亿欧元短期援助。西欧国家如法国态度暧昧,东欧国家则因地缘压力强烈支持,暴露了欧盟内部财政压力与成员国分歧利益分化。
援乌资金的来源在欧盟颇有争议,欧盟部分国家提出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偿还对乌贷款,例如最新提供的10亿欧元宏观金融援助即基于此模式。这种“以俄养乌”策略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可能会引发国际法纠纷且无法长期持续。
泽连斯基要求欧洲“加快弹药生产”并“军事化” 但欧盟自己的军工产能都严重不足。例如欧盟委员会曾计划通过8000亿欧元预算重组提升军备,但进展缓慢。欧洲防务自主都陷入了悖论,欧洲的犹豫不决凸显其防务依赖美国与战略自主的矛盾。
三、对乌克兰和欧盟局面的不利
对乌克兰来说,短期缓解50亿欧元可部分填补弹药缺口,稳定前线局势,不会出现战线的溃败。长期来看,欧盟有可能会后续援助乏力,乌克兰非常有可能被迫接受领土妥协。此外过度依赖外部援助可能会削弱乌克兰的战略自主性。
对欧盟来说:团结性受损问题愈发明显,成员国间的分歧可能削弱欧盟决策效率,甚至引发“援乌疲劳”而长期援乌将挤占欧盟内部发展资金,加剧财政赤字问题,经济负担加重(如法国、意大利债务已超GDP 100%)。
对全球格局来说,俄乌战争可能演变为“低强度消耗战”进一步冲击全球能源和粮食市场,演变为冲突长期化与资源争夺。美国则通过矿产协议控制乌克兰资源,欧盟则试图通过军援扩大影响力,大国博弈加剧。
战国时期“合纵”联合抗秦,但因内部利益分歧最终失败。泽连斯基呼吁“合纵” 试图凝聚欧洲对抗俄罗斯但现如今的欧盟成员国各怀心思恐怕泽连斯基要失败了。如若最后欧盟无法高效协调援乌,乌克兰将陷入“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情况。
表面推杯换盏,暗里刀光剑影。
乌克兰在“炮弹”与“妥协”间挣扎
欧盟在“团结”与“自利”间摇摆
美国则在“控局”与“抽身”间试探。
#2025洞察时局#